所在位置:首页 > 圣经教义 > 宗教改革五大唯独
文章内容
五大唯独
《宗教改革五大唯独》
原著:宗教改革者
10
目  录
 
宗教改革五大唯独起源

   1517年10月31日是宗教改革的日子。

   馬丁.路德最初把上帝的心意寫成「九十五條短論」張貼在教堂門外,邀請人一起辯論,因他相信民眾不再清楚了解上帝的簡明真理,不再肯定上帝的慈愛或其赦罪之恩,並對永生失去把握。怎會這樣?相信是由於人把許多儀節、風俗和傳統攙了進去,所以路德要把上帝本來的答案清楚和簡明地陳述出來,他要把這些教義恢復到一千五百年前的世界歷史關鍵的使徒時代。

   這次的辯論最終引發起宗教改革運動,壯闊波瀾,一發不可收拾,最後路德當眾向著皇帝、大主教及一眾支持與反對者面前說出:「除非你們能從聖經中找出我所說的是錯誤,否則我不會、也不能收回我所說所寫的,這是我的立場!」路德一句「這是我的立場」,確是字字如雷,擲地有聲,那他的立場是甚麼呢?就是說明了聖經中的真正教導。

   路德和其他改革者藉「五個唯獨」(Five Solas)去陳述上帝的真理,藉著聖靈之引導,路德起初確立了三個「唯獨」(即「唯獨聖經」、「唯獨恩典」及「唯獨信心」);改革者把這三個唯獨串連起來,意指聖經已表明一切從上帝而來的恩典和真理,都是藉著信心的對象──耶穌基督──而有的,便成了第四個「唯獨」(「唯獨基督」);作為信徒要回應上帝的作為,要一生行事為人都要榮耀衪而作的,再引申為第五個「唯獨」(「唯獨榮耀」)。

   這五個在聖經中的真理成為改革時期的重要理據,憑藉各種的辨證,指出了教會在信仰及教義上種種錯誤,成功將教會帶回合乎聖經的真道上。

   吕沛渊牧师:

   教会历史清楚显示:当《圣经》真道未被传讲、持守时,教会就处于黑暗之中。中世纪教会有一千年之久,被称为是「黑暗时代」,正因《圣经》真道被遮蔽、谬讲。在十六世纪,神兴起马丁路德与约翰加尔文等改教家,带来「宗教改革」,高举《圣经》真道,持守「唯独圣经,唯独恩典,唯独基督,唯独因信称义,唯独神得荣耀」,带来教会的更新与复兴。

   纯正福音信仰的基督教会,都是「宗教改革」的子孙,然而历经四百多年后,今日有的教会彷佛退回到了中世纪:真道不彰,假道横行,世俗歪风吹进教会,人本主义充斥于信徒生活中。华人教会未能幸免于难,一些教会也受到异端、假道的多方侵袭。那敌真道、似是而非的学问,以各种狡猾方式渗入教会,使得有些人虽常常学习,终久不能明白真道,甚至偏离了真道。真是令人痛心疾首。华人教会唯有归回《圣经》,唯有坚守「宗教改革」的真道信仰,才能拨乱反正,才能避免「中世纪时期」的假道迷惑。

   宗教改革的口号,主要的概括就是“五大唯独”。

   “五大唯独”是宗教改革时期,各个宗派团结的基础,也是今天基督教信仰的基础。

   宗教改革“五大唯独”:
   1、“唯独圣经”(Sola Scriptura);
   2、“唯独恩典”(Sola Gratia);
   3、“唯独基督”(Solus Christus);
   4、“唯独信心”(Sola Fide);
   5、“唯独神得荣耀”(Soli Deo Gloria)。

   这“五大唯独”是为回应罗马天主教会的错误教导而发展出来的。

   1、唯独圣经:
   天主教会教导:信仰和实践的基础是圣经、圣传和教皇的敕令所组成的。
   宗教改革回应:不,我们的基础唯有圣经。

   2、唯独恩典:
   天主教会教导:我们得救是靠上帝的恩典,和我们透过悔罪和善工所累积的功德,以及在我们之前的圣徒所积聚的额外功德。
   宗教改革回应:唯独靠神的恩典。

   3、唯独信心:
   天主教会教导:我们被称义是靠信心和我们所作的善工,而这些善工是上帝藉著信心,把义一点一滴地灌注到我们身上所成就的。
   宗教改革回应:不,我们唯独靠信心称义;信心就是抓住外来的基督的义,这是上帝白白地加在那些相信的人的帐户里的。

   4、唯独基督:
   天主教会教导:我们是靠基督和圣徒的功德而得救的,我们可以靠基督、圣徒和马利亚,他们都为我们祷告代求,而来到上帝的面前。
   宗教改革回应:不,我们唯独是靠基督的功德而得救,而且我们唯独靠着基督来到上帝的面前。

   5、唯独神得荣耀:
   天主教会教导:罪人得救的荣耀,部分是基督的贡献,部分是马利亚和圣徒的贡献,而且部分是来自罪人自己。
   宗教改革回应:不,只有圣经中所教导的唯一真正的福音,才能把所有的荣耀归给上帝,唯独上帝得着所有的荣耀。

   “五大唯独”(Five Solas)作为宗教改革精神的总结,是在改教家与罗马教会的争辩中产生出来的,因而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内容。要准确把握这组概念的含义,需要进入到历史处境中,不能绝对化地理解。当改教家们说“唯独XX”的时候,不意味着当时的罗马教会就是简单的“反唯独XX”。此外,五个唯独所指向的神学观念,往往也并非改教家们的独创,而是对中世纪教会某些神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。“五个唯独”所代表的,不是中世纪末期基督教会内一个分离教派的发明,而是蒙呼召的圣徒回归大公教会正统信仰的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