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字里藏珍》巴 刻 著

第十六篇:圣洁与成圣

本章题目中的“圣洁”、“成圣”两个词,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,都是代表同一组的字(注) 。在英文中,我们找不到与“sanctify”(成圣) 这个动词有关的形容词,也没有一个与“holy”(圣洁) 有关的动词。或许这并不算很大的不幸:倘若像 “sanct” 或 “holify” 这样的动词真的存在,它们可能太过刺耳,以致没有人会喜欢去用它,但这样一来,圣经原文所引用的一组字词,在英文却变成要用两组了。

这两组字词所表达的意义十分重要。其重要性从它们出现的频率可见一斑:在旧约中属于 q-d-sh 那一组的字,出现近一千次之多:而在新约中属于 hag- 那一组的字,也出现了近三百次。这些字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,都不约而同地表达同一个意义,就是有所分别,或分别出来的意思。这些字只在那些论到神与被造物的关系的宗教性内容中出现,分别用于四个不同的主题,而这些主题加起来几乎包括了全部圣经的教训。这些主题是: (1) 神的本性; (2) 人的责任; (3) 神透过基督徒和教会所彰显的恩典; (4) 将来的荣耀。

平衡的观点

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,上述四个主题都是由一组词汇贯串起来的,因此我们就要小心,切勿把其中一个主题孤立起来单独去理解。我们需要特别谨慎的,就是关乎第三个主题 —— 出于神的恩典的圣洁或成圣,因为在这 - 个真理上,我们福音派信徒经常会偏离正轨。许多时候,我们把 “ 成圣 ” 这个神学问题抽离其他问题来单独研究,这真是危险。我们特有的 “ 圣洁运动 ” 、 “ 圣洁教导 ” 和 “ 圣洁聚会 ” ,引导我们专注研究这个主题,而我们研究这个主题的时候,竟然没有问一问自己:究竟圣经中关于神的圣洁、他的律法和天堂的事,是否与此有关。

这种处理方法,可说是支离破碎的。我们需要知道,这整个方法是错误的,因它把神所联合起来的真理拆开,以致我们迟早会离开正轨。事实上,只有藉着其他三个主题所提供的背景和观点,才能正确了解圣经中有关成圣的教训。脱离这些背景,我们就差不多肯定不能掌握成圣的真理,正如一幅伟大的名画,当我们要欣赏它的某一个细节时,若不从整体去看是不行的。

我们若把这个主题断章取义的抽离出来,对真理轻重倒置,恐怕会产生不平衡的基督徒品格和观点。追求圣洁的基督教人土,就会因为太多想到自己、太少想到神而变得自我中心、思想狭窄、矜夸自负。许多人持守禁欲主义,并以此沾沾自喜,他们以为圣洁就相等于禁绝这事或那事 ( 例如性、酒、牛仔裤、爵士音乐、笑话、摇滚乐、长头发、长发鬓、看电影、政冶兴趣 …… 等等 ) ;另外有许多人则追求特别的圣洁经验 (“ 第二次祝福 ” 、 “ 圣灵的充满 ” 、 “ 圣灵的洗 ” 、 “ 完全的成圣 ”…… 等 ) ,他们竭力追求这些经验,有时甚至忽略了一般基督徒道德。莱耳主教 (Bishop Ryle) 于一八七九年写道: “ 若有人说,他们获得 ” 这样的祝福 “ ,又找到 ” 那更高的生命 “ ,是因为听了人说 ” 达至圣洁,要藉着信心和自洁 “ ;然而他们的家人和朋友,却看不出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中,有什么改进和比前圣洁的地方,那么,基督的道理就受到很大的亏损。 ”( 参 Holiness 一书, 1879 年出版,第十五页 ) 莱耳主教的话到今天仍是适切,却是令人不安的。不过,这些说话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自己欺哄自己,我们所要做的,就是把一切有关成圣的思想,与神自己圣洁的性情连在一起 ( 神要我们思想他这种性情 ) ,并与他圣洁的律法连在一起 ( 他命令我们遵守这律法 ) 。

现在我们尝试按照这四个主题应有的正确次序和关系,把它们描述出来。

神的圣洁

圣经所用 “ 圣洁 ” 一词,表达了创造者所启示出来的性情和位格中一切突出和超越的本质;这一切的本质,给我们清清楚楚的认识到:在他和我们之间,有无限的距离和分野。在这个意义上, “ 圣洁 ” 是广泛地指到神的 “ 神性 ”(God-ness) ,包括他一切与人不同的特质。

圣经中有关神的圣洁的记载,大部份是在旧约里;在旧约,神往往被称为 “ 以色列的圣者 ” ,或更简单地称为 “ 那圣者 ”( 如赛四〇 25) 。他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,则是说,他凭藉自己和自己的一切起誓 ( 摩四 2) 。他的 “ 名 ”—— 就是他启示出来的本性 —— 在圣经中经常被形容为 “ 圣洁的 ”( 如赛五七 15) 。天使敬拜它的时候,高呼 “ 圣哉、圣哉、圣哉,万军之耶和华 ”( 赛六 3) 。新约圣经并不太普遍地提到神的圣洁,但有时我们会发现 “ 圣洁 ” 一词是用在神的三个位格上的。基督祷告时称呼 “ 圣父 ”( 约一七 11) ;污鬼认出耶稣是 “ 神的圣者 ”( 可一 24) ;而保惠师的名字叫 “ 圣灵 ”( 事实上,这个名字出现了几乎一百次之多 ) 。

1、无限的超越

当神被称为 “ 圣 ” 的时候,其中所传达的思想是指到神的神性,具体而言,是那些使三位一体的耶和华比人更超越的特质,尤其是他的能力和美善。 “ 圣 ” 字指出,神是高高在上并且远离人的,是更高的存在层次上一种不同的存有。这个字使我们集中注意神身上一切使人畏惧、敬畏和向他敬拜的特质,并提醒被造的人他们是多么的不洁。因此, “ 圣 ” 字意味着以下几点:第一,神无限的伟大和权能,相对于我们人的渺小和软弱;第二,他完美的纯洁和正直,与犯罪的人的不义和不洁有着极鲜明的对比,而人的罪带来他的不可改变的惩罚,圣经称为他的 “ 忿怒 ” 和 “ 审判 ” ;第三,他坚决要维持它自己的公义和管治,无论遇到多大的反抗和敌对 —— 这个决心确保了 - 切罪恶至终必定得到应得的报应。圣经中有关圣洁的观念,是包括上述这一切。

2、对罪的审判

圣洁和对罪的审判两者之间的关系,可见诸以赛亚书五章十六节;这节经文告诫以色列人说: “ 惟有万军之耶和华,因公平 ( 译注:英文圣经译作 ” 审判 “) 而崇高,圣者神,因公义显为圣。 ” 当圣洁的神在公义的审判中对付作恶的人的时候,他就 “ 显为圣 ” ,即是说,他的圣洁彰显了出来,而且得到证实。英文圣经修订标准本 (RSV) 把此句译作: “ 圣洁的神在公义中显出自己是圣洁的。 ” 这些能力和公义的作为,在人面前宣告了他的伟大,彰显出他的荣耀:神藉着这些方法,让人认识他,他自己也得着荣耀。另一段有关审判的预言,也在行将结束时说明了这些事情之间的关系: “ 我必显为大,显为圣,在多国人的眼前显视,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。 ”( 结三八 23)

神在审判中显明他的圣洁,藉以显为圣;而在旧约里,人 “ 尊神为圣 ” ,是透过敬虔地遵行他的旨意,并对神的启示表示尊敬 ( 参民二〇 12 ,二七 14 ;赛八 13) 。这样去尊敬神的圣洁,就是崇拜的精义。在新约圣经,彼得劝勉基督徒要 “ 心里尊主基督为圣 ”( 彼前三 15) ,意义也差不乡。我们若让主耶稣基督掌管我们的生命,就是 “ 尊他为圣 ” 了。

人的圣洁

正如我们已讨论过的,神的圣洁并不是单指他无限的能力,也指到像一首圣诗所说的 “ 令人崇敬的纯洁 ” 。他呼召他的子民所进入的圣洁,是一种对前者的渴慕,也是对后者的模仿。圣洁是圣经所用的字词,指到在约的关系中,人对他的神应有的回应。神命令那些他从众民当中分别出来的人,作他的子民,他们应当从一切使神不悦和违反神心意的事物中分别出来。生活的圣洁,是神对所有与他相交的人的要求。

这个要求是旧约圣经中一切律例的基础。 “ 你们要在我面前为圣洁的人 ”( 出二二 31) ; “ 你们要圣洁,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。 ”( 利一九 2) ; “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,所以你们要成为圣洁 …… 你们也不可 …… 污秽自己 …… 我是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耶和华,要作你们的神,所以你们要圣洁,因为我是圣洁的。 ”( 利一一 44-45) 新约圣经也发出同样的命令 ( 彼前一 15 一 16) 。这个要求是用一个家庭的比方:神的儿子 ( 在旧约中是整个民族,参出四 22 ;在新约中是个别基督徒,参罗八 14 等节 ) 必须努力学像他的父亲,因为他是神的儿子。这就是圣洁的呼召的意思,而 “ 圣洁 ” 这个词 ( 在新约圣经中原文是 hagiasmos ,有时候在英文圣经中译作:成圣, ) 是指脱离罪恶,专心过着像神的生活。

1、消极方面

新约圣经在哥林多后书六章十七节至七章一节中,详述消极方面的圣洁真理 —— 从那些使人污秽的事物中分别出来: “ 神曾说 ……' 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,与他们分别,不要沾不洁的物,我就收纳你们。我要作你们的父 ……' 亲爱的兄弟啊,我们既有这等应许,就当洁净自己,除去身体、灵魂一切的污秽,敬畏神,得以成圣。 ” 在另外一处,保罗把这个原则应用到一个特殊的情况上 —— 性行为的罪: “ 神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,远避淫行;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、尊贵,守着自己的身体 ( 身体或解作妻子,释经家有不同意见 )…… 神召我们,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,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。 ”( 帖前四 3-7) 圣洁和污秽的行为是绝对互不相容的。

在此顺便一提,虽然逃避性行为的罪恶并非圣洁生活的全部,但神所有的子民在这一点上都需要受到特别的警告 ( 难怪新旧约圣经都坦诚而充份地讨论这问题 ) 。那些有关 “ 圣洁运动 ” 的记载,对此提供了大量的证据,而且那些证据也实在令人震惊。

旧约圣经也提到道德上的不洁,和礼仪上的不洁。它所记载关乎圣洁的规例 ( 参利十一至十二章 ) ,很多时候提到避免 ( 如果不能避免,就要洗除净尽 ) 与食物、疾病、月经和死亡有关的礼仪上的不洁。曾经有人辩称,这些定下来的节制和洁净的规例,是有卫生上的价值,这或许是的;但新约圣经告诉我们,这些不过是一些意义方面的预表而巳,因此其应用是暂时性的。基督告诉我们,真正污秽人的不是食物,而是罪 ( 可七 18-23) ;保罗谴责那些把某类食物视为不洁的基督徒师傅,他的理由是:神创造一切可吃的东西, “ 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谢着领受 ”( 提前四 3 等节 ) 。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看见:在礼仪上被一些 “ 不洁 ” 的肉和其他 “ 不洁 ” 的受造物所沾污,不过是预表真正的污秽,就是不清洁的内心。在此看来,神把他在旧约中的子民放在这些预表性的律法之下,其中部份原因,是要以色列民过着分别出来的生活;此外,是要他的子民清楚认识到,在他的心目中,沾染污秽是极其严重的事情,而最重要的是要得洁净。

2、积极方面

积极方面的圣洁真理,就是对神效忠,并且效法神自己如何以恩慈善待我们,藉此彰显他不同的特质,包括信实、温柔、善意、仁慈、忍耐和正直,而我们也要在生活上表现出这些特质来。新约圣经把 “ 义 ” 说成是成圣的途径 ( 罗六 19 ;参弗四 24) ,藉以强调这方面的真理。根据新约圣经,圣洁并不是 - 种感觉,也不是一种经验,乃是一种生活方式,是圣父和圣子的性情得以在人的行事为人中彰显出来。

基督徒的圣洁,正如他的主的圣洁一样,他与世界的关系,是在世而不属世的 ( 参约一七 14 一 16) 。这种关系既需要分别出来,也需要认同,既有分离,也有参与。

属世的意思,是指到被世人所看为重的事物所支配,就是追求享乐、营利和地位 (“ 肉体的情欲、眼目的情欲,并今生的骄傲 ” ,约壹二 16) 。基督徒必须否定这种控制,即使世界会因此恨他们,正如恨基督一样,因为他们使这些追求显得低贱和庸俗 (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 ) ,并且显露出那些被这一切事物所奴役的人,是贬低了自己的人性 ( 他们确实也是如此 ) 。这种从世界而来的敌意是不可避免的,基督徒必须等闲视之。

一个圣洁的人生不会以物质为中心,相反,它的特质是俭朴,避免奢华和炫耀,对所拥有的一切都看为是神交给他管理的,而且随时作好准备,若有需要,可以为主的缘故放弃。圣洁的人不会低估这世上美好的事物,以为神并没有创造或供应这一切 ( 相信物质是邪恶的 “ 摩尼教 ”[Manicheism] ,在圣洁上是无份的 ) ,但他们不让自己成为这些事物的奴隶。他们的心也不会旁骛,把自己所拥有的与别人比较:他们知道,常常要 “ 人有我有 ” 并不是圣洁的表现,即使这些 “ 人 ” 也是教会圈子以内的,甚至是一些基督教名人。圣洁的人从占有欲的辖制中释放出来,正如他不受其他形式的自我追寻和自我沈溺辖制一般。他的财宝在神那里,他的心也在神那里 ( 参太六 19-21) 。他因着漠视世界的价值尺度而拥有的快乐,并他对神的爱,那出于坦率、单纯和发自内心的热诚,或许会使一些与他相处的人稍感不安,但如果是这样,那是因为他比我们这些观察他的人更正直、更有人情味,而不是因为他怪异,而我们正常。

过着这种分别出来的生活,是同时要与别人和别人的需要认同的。改革者们说,如果我们避世,遁入修道院或隐土的茅屋蛰居,就不能成为圣洁;这句话或许有点过份,但其中却有湛深的真理。正如约翰 ? 卫斯理所说,没有什么比基督徒离群独处更不合基督教的精神;同样,没有什么比人对同类失去兴趣更不合圣洁的精神。一个平衡的基督徒生活,是一方面在下不敬虔的事上与世界分隔,而另一方面是对世界上有需要的人有所承担。

主耶稣的圣洁表现,是与各式各样的人交往,甚至税吏和其他声名狼藉的人,他都深感兴趣。诚然,他对穷人、寂寂无闻和低下层的人,也就是那些被社会看为毫无价值的人,都表现出特别的关心,肯定他们的价值;他的习惯与一般的夫子截然不同,他与他们做朋友,常与他们在一起 ( 参太九 9 一 13 ,一一 5 、 19) 。这一方面,门徒也当以此为榜样。如果藉着上文所说的分别为圣,履行了第一条最大的诫命,那么就需要这一种与人的认同,来履行第二条最大的诫命。卜维廉将军 (General Booth—— 译者注:救世军创办人 ) 有一次用 “ 别人 ” 这两个字来做救世军的新年座右铭;圣洁的人心里常常惦记着这个座右铭,而他们无论在家中或在外面,在家庭或在更广阔的世界中,都表现出这一点。因此,圣洁的人不会悠闲;他们的生命充满活力,常在祷告和劳苦的工作中,把自己的爱倾倒在别人身上。福音书中的基督、使徒行传和书信中的保罗,都是这一方面的表表者。

对现代人而言, “ 圣洁 ” 一词意味着苍白、贫血、退缩、消极和被动。由此可知现代人对圣洁多么无知!圣经所说的圣洁,其实是最积极、最有能力,和常常充满感情的生命品质。

圣洁的赏赐

奥古斯丁著名的祷词说: “ 求你把所命令的赐给我,并且按照你的旨意发出命令。 ” 这样的祷告反映出他对圣经神学湛深的洞悉。神诚然是把他所命令的赐给人;他对他的子民所要求的圣洁,也是他赐给他们的赏赐。神自己使罪人成圣,在旧约他宣告说: “ 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。 ”( 出三一 13 ;利二〇 8 ,二一 8) 新约圣经宣告 “ 在基督耶稣里 …… 神 …… 使他成为我们的 …… 圣洁 ”( 林前一 30) ; “ 基督爱教会,为教会舍己,要 …… 把教会 …… 成为圣洁 ”( 弗五 25 等节 ) ; “ 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,并藉着我们神的灵 …… 已经 …… 成圣 ”( 林前六 11) ; “ 我们 …… 靠耶稣基督,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,就得以成圣。 ”( 来一〇 10) 在这些经文中可见,圣洁或成圣是神恩惠的赐予。

新约圣经清楚的表明,这个赏赐包含两方面的意义。第一力面是关系上和地位上的。在这个意义上,神把罪人带到他自己的面前,使他们从世界分别出来,把他们从罪和撒但的手中拯救出来,欢迎他们与他相交,藉此一次过使罪人永远成圣。因此,在这个意义上,成圣是与称义、被接纳为儿女和重生的意思差不多。希伯来书中的 “ 成圣 ” ,常常具有这方面的意义 ( 参来二 11 ,一〇 10 、 14 、 29 ,一三 12) 。从这个观点看来,成圣是一次过的收获,是基督徒在归信基督后立刻开始享受得到的 ( 参徒二六 18) ,他可以回顾这一件在过去成就的事情。

新约圣经乃根据这件事实,称基督徒为 “ 圣徒 ”(hagios)—— 即是说,因他已 “ 在基督里成为圣洁 ” ,这一点上文已解释过了 ( 参林前一 2) 。新约圣经并没有说,基督徒必须过圣洁的生活才可以成为圣徒;相反,他告诉基督徒,正因为他们是圣徒,他们从此必须过圣洁的生活!这就是神所赏赐的成圣之首要和基本的真理。

第二方面,成圣是不断更新和不断进行的。在这个意义上,成圣是圣灵在信徒地上的生活中进行的恩典作为,使他在恩典中长进 ( 彼前 22 ;彼后三 18 ;弗四 14 等节 ) ,使他的心思、意念和生命变得愈来愈有主耶稣基督的形像 ( 罗一二 2 ;林后三 18 :弗四 23 等节;西三 10) 。在约翰福音十七章十七节、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二十三节和以弗所书五章二十六节中, “ 成圣 ” 一词显然是就上述的意义而运用的。

在成圣的功夫上,神呼召我们与他合作,因为他 “ 在我们里面动工,使我们按照他美好的旨意立志和行事 ”( 腓二 13 ,按新国际译本 [NIV] 意思直译 ) 。他召我们要藉着圣灵 “ 冶死 ” 我们的恶行 ( 罗八 13 :西三 5) ,并要专心行善,按照新约 ( 论到伦理的经文 ) 所详细阐述的善行去行。有一首圣诗说: “ 圣洁是凭着信靠耶稣,不是靠自己的努力 ” ,这其实是错误的。当然,我们得以圣洁是藉着在耶稣里的信心 —— 我们一切追求圣洁的力量,必须藉信心和祷告向它汲取,因为离了他我们就不能作什么 ( 约一五 5 等节 ) 。但成圣同样是需要努力的;因为当我们已跪在他面前,承认自己的软弱并向他祈求帮助之后,就要站起来与罪搏斗 ( 来一二 4) ,抵挡魔鬼 ( 雅四 7) ,打那美好的信心之仗 ( 提前六 2 ;参弗六 10 一 18) 。成圣并非单靠信心,不需努力;也非单凭己力,不用信心。信心和努力同样重要,两者必须保持平衡;但这点很多时候都被忽略。

天堂的圣洁

圣洁是神对我们的拣选 ( 弗一 4) 、救赎 ( 弗五 25-27) 、呼召 ( 帖前四 7 ;参彼前一 15 ;提后一 9) 和管教 ( 来一二 10) 的最终结局和目标;但要完全达至圣洁,则要等到这个世界结束以后。撒迦利亚先知看见一个修复了的耶路撒冷异象,其中 “ 马的铃铛上,必有归耶和华为圣的这句话 ” ,而且 “ 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,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 ”( 亚一四 20-21) 。这幅图画预表教会的圣洁 —— 这圣洁是神早巳定旨的;但这预表要等到 “ 圣城,新耶路撒冷作好准备,像装饰整齐等侯丈夫的新妇一样,才是最终的成就 ”( 启二一 2) 。到那时,当恩典的工作完成了,神的子民就不但只脱离罪恶的权势,而且根本不会有罪的存在。在天堂里没有罪,因为在天堂的人,他们里面将没有可以再犯罪的罪性了。 “ 得荣耀 ” 有很多意义,其中一点是指我们的本性中根除了罪恶。于此,圣洁在天堂里就得以完全。不能再犯罪,将成为我们的自由,也是我们的喜乐。同时,我们前面既然有这盼望,我们每天的呼召就是要 “ 追求圣洁;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”( 来一二 14) 。

( 注 ) :在希伯来文中有关连的字是 qadosh( 圣洁: holy) 、 qadash( 成圣: sanctify) 和 qodesh( 圣洁: holiness) :意义相同的希腊文字词则包括: hagios( 圣洁: holy) 、 hagiazo( 成圣: sanctify) ,和三个名词: hagiasmos , hagiosyne ,和 hagiotes( 圣洁: holiness) 。

 
<<上一页
下一页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