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字里藏珍》巴 刻 著

第十篇:中 保

在现代的工业和国际性的谈判中, “ 中保 ”( 中间人 ) 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。需要借助中间人来协调的事情,实在普遍得很。有时候,事情会变得剑拔弩张,双方都觉得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余地,甚至其中一方拂袖而去,此时此刻就需要一个中间人,在决裂了的谈判中斡旋,尝试调停他们之间的纠纷。 “ 中间人 ” 的字面意思 ( 正如希腊文 “ 中保 ”mesitēs 一字的意义所指 ) 就是中间的人。他与双方都有联系,对双方均表同情,双方也信任他。他的目的是主持公义,寻求和平,使双方和睦相处。他的职责是代表每一方向另一方说话,务求恢复两者之间的友谊。

新约圣经有一次称摩西为 “ 中保 ”( 加三 19 ) ,称呼主耶稣则有四次。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二章五节说: ” 在神和人中间,只有一位中保,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。 “ 根据希伯来书八章六节、九章十五节和十二章二十四节,我们知道耶稣是那更美之新约的中保。若说这几段经文不但是新约圣经,而且是全本圣经的钥匙,并不为过;因为这几段经文把全部圣经的精义,综合成一句片语。现代神学普遍认为圣经是见证基督的书,在旧约中有先知的前瞻,新约则有使徒的回顾,同为基督作见证。这说法是对的;但若要更精确地描述,慎防误解,我们就需要补充说:圣经是一本为基督作见证的书,不只是 ( 也不但主要是 ) 见证祂是人类的老师或模范,而是见证他是一位中保。耶稣在神和人中间成为中保,建立崭新而永恒的圣约,这就是圣经的主题。

为何需要一位中保?

当神和人的关系决裂之后,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友情随即断绝。因着罪的缘故,两者之间成为仇敌。 “ 原来体贴肉体的 ( 人的天性本是如此 ) ,就是与神为仇;因为不服神的律法,也是不能服。 ”( 罗八 7) 神与人争战,即是说 “ 神的忿怒,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,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。 ”( 罗一 18 ,参五 10) 在这一位审判者及颁布律法之神的面前 ( 罗三 29) ,全世界都有罪。 “ 世人都犯了罪,亏缺了神的荣耀。 ”(23 节;无论神的荣耀在这里是指一种标准、成就,或盼望 —— 可参释经书 —— 对我们而言并无分别。 ) 正如以赛亚说: “ 我们都如羊走迷 ” ,离开了牧者要我们跟随的道路 ( 赛五三 6) ,走自己的道路,而不走神的道路,我们却毫不察觉,直到有人提醒我们,才知道自己的光境,而事实上我们时刻都是这样的。因此,人在 “ 世上 …… 没有神 ” , “ 心地昏昧,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,都因自己无知,心里刚硬 ”( 弗二 12 ,四 18) 。这就是人类景况的基本问题。

现代西方那些富想像力的著作 ( 诗歌、戏剧、小说 ) 或许会引导我们,使我们以为目前我们最根本的问题,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己之间的疏离。有人说得好,今天大多数严肃的小说,都是关乎人格操守的问题 ( 亚当的咒诅 ) 、身份的失落 ( 该隐的咒诅 ) ,和沟通的断绝 ( 巴别的咒诅 ) 。然而,归根结匠,这些问题并不在于人与自己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而在于人与神的关系 —— 因为上述的每一种咒诅,都是从神的忿怒而来。今天的伤痕文学,把这些问题刻划出来,虽然有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分析,但仍属肤浅,不够深刻,因为它只罗列一大堆病症,却没有洞悉病源。假若把人类现在的礼教及文化支柱拿走,人类就会顿然觉得孤单失落,甚至跌落虚无的漩涡中;一个根本的原因,就是他们与神隔绝。正如三百多年前巴克斯特 (Baxter) 曾经唱过这样的诗句: “ 蒙你所爱的,绝不孤单 ”—— 但与神隔绝的人,不但失去人与人之间的友谊,甚至与自己隔绝。这就是时下文学所描绘人类的命途,然而这些题材背后所蕴含的意义,并不是作家们意识到的。在这块二十世纪的 “ 荒地 ” 上,散文和诗歌真正告诉我们的,跟圣经告诉我们的一样,就是我们需要一位中保,把我们带到神的面前。

早在旧约时代,神已预备以色列民族迎接将要来的基督。祂怎样做呢?就是清楚的让以色列人知道,他们需要一位中保。这就是旧约圣经的中心教训。神用一种似乎是自相矛盾的方式去教导他们,就是在以色列人中设立两类中保:祂差派先知,代表祂对人民讲话;另外差派祭司,代表人民向祂祈求。众先知奉神的名向以色列人说话,因此保持了他与他们之间的沟通;众祭司替以色列人向神献祭,因而也维系了他们与它的相交。

但先知的信息是零碎的,而且经常是隐晦难明的 (“ 多次用种种的方法 ” 来一 1—— 新译本 ) ;而祭司的献祭从不能带来良心上恒久的平安,和让人来到神面前的胆量 (“ 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,断不能除罪 ”—— 来一〇 4 ,参九 8 等节,一 Ol 一 22) 。旧约的启示和赦免是真实的,但却是有限和不完全的,人不能达到与神完全的契合。因此,旧约的中保方式非常不足,它的作用,是使人看见需要有更大效能的中保。有一辆破旧的车子总比没有车子好,但驾驶这辆车子时所遇到的苦恼,会使你冀求一辆更好的车子。同样,活在旧约中的经验,只会激发人渴望更美好的东西 —— 更完美的契约,更美的应许,更荣耀的盼望,更完美无瑕的祭。希伯来书就是要显明基督如何以中保的身份,补足了以前所欠缺的一切 ( 参七 19 、 22 ,八 6 ,九 23 ,一一 40) , “ 因为它一次献祭,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 ”( 一〇 14)—— 即是说,使他们与神的关系得以完全。

而且,正如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十九节至二十五节所解释的,旧约时代给律法遮盖了,这律法是神 “ 为过犯 ” 透过摩西 “ 添上的 ”(19 节 )—— 即是说,让以色列人看见罪拦阻人与神相交,使他们清楚知道他们需要一位救主,救他们脱离罪恶和罪的权势。 (“ 为过犯 ” 这三个字的意思,究竟是指 “ 使一个错误成为律法上的罪行 ” ,或是 “ 使过犯增添 ”[ 参罗五 20 ,七 7 等节 ] ,其实都不影响这句话的意思。 ) 律法不能赐下生命 (21 节 ) ,因为它不能赋予人遵行律法的力量,但它能够使人类认识自己实在是罪的奴仆,毫无盼望 ( 参罗七 7 一 13) ,因而预备人的心,去接受基督,并且信靠他。因此保罗说: “ 但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 …… 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,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。这样,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,引我们到基督那里,使我们因信称义。 ”( 加三 22-24) 加拉太书详细说明基督的中保工作,如何透过称义和圣灵这两份礼物 ( 参三 1-14) ,把人从罪和律法的枷锁中释放出来,进入成为神儿女的荣耀自由中。

预备一位中保

在神和人中间唯一的中保,就是降生为人的基督耶稣,祂道成肉身,成为人子。以前在以色列中的一切中保职事,都是邪稣的预表,预备人等侯耶稣的来临,而基督在未道成肉身以前,已发挥它作为中保的效用。因此,借着先知传讲信息的,是基督的灵 ( 彼前 -10) ;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渡过旷野生涯的时候,也有基督实际的参与 ( 林前一 Ol 一 4) 。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,神的子民所把的罪也归在基督身上,到了时候就在加略山上赎偿 ( 来九 15) 。神就是这样涂抹他们一切罪恶过犯,以致亚伯拉罕、大卫和很多旧约的圣徒,他们早在基督未来之前已经饱尝称义的喜乐,和蒙赦罪的确据 ( 参罗四 1-8 ;此段乃引用创 - 五 6 ;诗三二 1 等节 ) 。因此,据保罗所说,神让基督凭着他的血 “ 设立耶稣作挽回祭 ” 的原因之一,是 “ 要显明神的义;因为祂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”( 罗三 25) ,神在旧约里已赦免了人的罪 ( 虽然仍未做成适当的补偿 ) ,这件事实,在神圣公义的审判官面前看,似乎是不公义的。

有关基督耶稣这位独一无二的中保,我们可以提出两个问题:

(一)为什么中保要来到世上?

正如它在约翰福音中告诉我们 ( 大约有三十次之多 ) ,祂是被差来的。他在永恒中已被命定为这使命而来 ( 彼前一 20) 。 “ 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。 ”( 约壹四 14) 祂的父 “ 在基督里拣选 ……” ,即是说,祂拣选一大群有罪的人类,借着它的工作,并透过与祂的联合,得蒙救赎 ( 弗一 4) 。这些人是 “ 赐给 ” 了它的,他要尽一切所能把他们带到神的面前,引领他们进入荣耀中 ( 约六 37 、 39 ,一七 2 、 6 、 9 、 24 ;参来二 13 ;约一〇 14 一 16 、 27-29 ,一一 52) 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祂也是 “ 赐给 ” 他们的: “ 神爱世人,甚至将它的独生子赐给他们,叫一切信它的 …… 得永生。 ”( 约三 16)“' 基督耶稣降世,为要拯救罪人。 ' 这话是可信的 ……”( 提前一 15) 。

作为中保,基督到世上来是要成就什么?作为神人,有什么只有他才能作?

1、祂来是要向世人启示出神自己

我们在未曾认识神,未能爱神之先,必须有人向我们显明神是怎样的。在旧约时代,神的话语,再加上他所安排发生的事情,已显明它的部份本性和位格,但这种启示却不是最终和最圆满的。要把人类带到 - 个地步,以致他们认识到关乎神的一切真理 ( 包括神对各样事情的看法及所持的态度 ) ,就需要另外一种启示。因此,神差遣祂的儿子来到世上,祂儿子完全有父神的真像 ( 来 -3 ;西 -15 ,二 9 ;林后四 4 ;腓二 6) ,而且爱心与父神完全一致,它住在人类中间,为要让人完完全全地认识神。 “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,只有 …… 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。 ”( 约一 18) 主耶稣能够说: “ 人看见了我,就是看见了父。 ”( 约 - 四 9) 因为父与子在本质、能力、个性和旨意上是完全合而为一的,父在子 “ 里面 ” ,子也在父 “ 里面 ”( 一四 10 ,一〇 38 ,一七 2l ,参一〇 30 ,一七 11) 。

2、祂来是要把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

某些地方流行着一种猜测,说神的儿子成为肉身,是要使神的创造更加完美,然而这种臆测是毫无圣经根据的。圣经里一致的见证反而是:他成为人是要施行救赎。正如他自己所说: “ 人子来 …… 要 …… 作多人的赎价。 ”( 可一〇 45) 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曾预言,罪人的罪孽,要借着神的一位义仆之死去赎偿。这个预言的背景,是神在多个世纪以前为希伯来人所设立的献祭制度,神借着献祭教导希伯来人一个原则:要赎罪,必须有完美无瑕的代赎者,替罪人受死。以赛亚说,神的义仆,将要成为 “ 赎罪祭 ”( 参 10 等节 ) ,但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一位完美、无罪、全然公义的神仆呢?除了道成肉身神的儿子之外,再没有别人具此资格;祂既是人,就会受到试探,但同时因为祂是神,祂不能犯罪,也没有犯罪。基督曾印证祂自己的无罪 ( 约八 46 ,一四 30) ,而新约的作者们也经常强调这一点,宣告祂的救赎工作是大有功效的 ( 林后五 21 ;彼后二 22 ,三 18 :约壹二 1) 。

3、祂来是要使人重归神的怀抱

神的儿子永远 “ 在父怀里 ”( 约一 18) ,与天父亲密相交,在它的慈爱和荣耀中享受一切丰盛 ( 参约一〇 15 ,一七 5 、 23-26) 。但亚当的众子却失丧了,因着罪的缘故与神分离。神的儿子来到世上,是要罪人得以分享祂的经验,能与神相交,享受祂的慈爱和荣耀。祂亲临我们的地方寻找我们,然后把我们带到祂那里去,享受与祂同在。祂待我们如亲兄弟姊妹,使我们成为祂的父所接纳的儿女,好让我们能看见并分享子的荣耀,有祂的形像,如同一家人 ( 参约一二 26 ,一四 3 ,一七 24 ,二 O17 ;罗八 14 一 17 、 29 ;林前一五 45-49 ;林后三 18 ;腓三 2l ;西三 4 ;来二 1l 等节;约壹一 3 ,三 l 等节 ) 。基督是神所设立的第二位人类之首,是 “ 末后的亚当 ”( 林前四 45 、 47) 。当他接纳那些凭信心接待祂的人之时,就立刻带领他们与父建立关系,在这种关系中,父如何看圣子,也如何看他们;因着基督的缘故,父神在基督里称他们为义 ( 因为基督是义的 ) ,接纳他们为自己的儿女 ( 因为基督是神的儿子 )( 约一 12 ;罗四,五 15 一 19) 。随后,基督借祂的灵在他们心里动工,改变他们,使他们有神儿子的样式,除掉他们心中的罪 ( 西三 10) ,直至工作完成时,就把他们带进 “ 圣城新耶路撒冷 ”( 启二一 2) 。凡不洁净的都不能进入圣城 ( 启二一 27) 。在圣城里,圣徒得见神的面,认识到他是自己的父神,享受无穷的福乐 ( 启二一 3 、 7 ,二二 4) ,直到永永远远。这一切必要成就;这是祂自己的应许 ( 约六 39 等节,一〇 27-29) 和祷告 ( 约一七 1l 、 15 、 24) 所保证的。

(二)中保的工作是如何完成的?

根据基督教神学的一贯说法,中保借着履行先知、祭司和君王这三个职份,去完成它的使命。这个有关基督职事的说法,是直接引伸自希伯来书的,而在新约圣经中,希伯来书对基督的中保职事有最详尽完备的分析。这三个主题,值得在此勾勒一下:

1、耶稣最主要的职份是君王

他在新约圣经中的职衔 ——“ 基督 ”—— 常常是指着这职份说的。 “ 基督 ” 不仅像姓氏一样是一个称号,而是一个皇室的称衔。 “ 耶稣基督 ” 是相等于 “ 菲腊亲王 ” ,而不是 “ 菲腊 ? 蒙巴顿 ” 。这个名衔意味着耶稣是神的弥赛亚,是旧约预言中那位受膏的大卫的子孙 ( 赛九 16 等节,一一 l 等节;耶二三 5 等节;结三七 24 等节;摩九 11 等节及其他经文 ) 。新约圣经对这个真理基本的肯定,是在五旬节那天彼得宣告说: “ 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,神已经立它为主为基督了。 ”( 徒二 36) 因此,希伯来书中的耶稣,正如在新约其他书卷一样,是被立为王的耶稣, “ 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” 为王 ( 一 3 、参 8 、 13 等节,八 l ,一〇 12 等节 ) 。我们如果这样去了解,那么耶稣的基督职份,就成为新约其他论及耶稣经文的大前提。

新约圣经宣告说:基督的国度是宇宙性及全面性的。耶稣是神在整个宇宙中的摄政者, “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”( 太二八 18) ; “ 又将万有服在祂的脚下 ”( 弗一 22 ;参来:二 8 等节;腓二 9 等节 ) 。基督国度的成立,是要消除一切违抗神旨意的活动,除去一切因罪而引起的不和,成就神子民的救恩 ( 林前一五 24 等节;弗一 10 - 12) 。虽然表面上不是常常看见果效,但事物在基督的管治之下,正朝着这个目标进发。

基督作为代表神的救主兼君王,拥有绝对主权操纵万物。没有人有权不做它的门徒:同样,无论任何人,一旦成为耶稣的门徒,就毋须惧怕,因为基督为我们统管万物。我们若问: “ 基督如何执行君王的职份? ” 《韦敏斯德要埋问答简要》的答案是: “ 基督执行君王职份的方法,是使我们降服在祂面前,管辖我们,护卫我们,并且管束及征服祂和我们的一切仇敌 ”( 答案第二十六条 ) 。因此,祂的权势就是我们的保障,祂带领我们走在背负十架的门徒道路之上,引领我们回到天父的家里。

2、耶稣是君王也是祭司

祂是 “ 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 ” 永远成为大祭司的 ( 来五 6 ,六 20 ;这是引用诗一一〇 4) 。希伯来书七至十革阐明了耶稣完美及终极的祭司职份,他永远为祭司,祂的职份超越甚至废掉旧约所有祭司,因而使地上所有祭司所担当的中保职事变为不必要,甚至迹近僭妄。该 “ 要理问答简要 ” 这样分析耶稣的祭司工作: “ 基督履行祭司的职份,是借着 - 次过把自己献上为祭,确定神的公义,使我们与神和好,并且继续不断为我们代求。 ”( 答案第二十五条 )

(1) 关于基督一次过的献祭,祂为我们众罪而作出的牺牲,成就了复和的工作,在这里我们只能参考希伯来书九章一节至十章十八节,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基督在十架上 “ 尝了死味 ”( 二 9) ,在肉身的死亡中流出生命的宝血,忍受了罪人被神弃绝的痛苦 ( 就是灵性的死亡,参可一五 34) ,那时候,他就在神的面前,就是会幕所象征的 “ 至圣所 ” 之前 ( 九 12 、 24 等节 ) ,永远的洁净了所有的罪 ( 九 23 ,一〇 12 、 14 、 17) 。因此,祂确保信徒来到神面前的时候,他们不会受到阻挠 ( 一〇 19-22) ,罪的惩罚也不会临到他们身上。

(2) 有关主耶稣为他的子民 ( 那些 “ 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 ” ,来七 25 ;参罗八 34) 不断的代求,新约圣经所用 “ 代求 ” 这个动词,较英文 intercede 这个词有更多的含意,但也有不及之处。有更多的含意,是因为它主要不单是指作一些请求而已,而是主动地为某些人的缘故,介入某个处境当中,尽一切所能保障他们的福祉。有不及之处,是因为这个词没有 “ 哀求 ” 的意思,以表示代求者自知无能。毫无疑问,有神人二性的耶稣,仍然不断为那些父神所 “ 赐给 ” 祂的人,向父神祈求,愿祂的旨意成就在他们身上,正如祂在地上时不断为他们代求一样 ( 参约一七的 “ 大祭司祷文 ” , - 四 16) 。但这并不是祂代求的全部内容。基督以祭司的身份为我们代求,是从宝座发出的,祂同时是以君王的身份,来到神面前 ( 来九 24) ,作祂子民的辩护人,祂 - 次过的牺牲,成为永远有效的赎罪祭 ( 约壹二 l 等节 ) 。因此,基督的代求应该是: - 种属灵的活动,基督透过这种活动,确保所有借着祂来到神面前的人,都不致失望;那些奉祂的名祈求、信靠祂而得赦罪的恩典、渴望与神亲近在有需要时祈求得到帮助,并盼望得到至终荣耀的人,都不致失望。新约圣经并不鼓励我们去揣测这种活动的确实本质,却要我们为此欢欣,因为无论那活动是以什么方式进行,它必会产生果效,而且这果效是绝无错误的。

3、这位君尊的祭司也是一位先知

神借着他说话,并宣讲福音 ( 来一 2 ,二 3) 。使徒们的职份,可以说是基督先知职份的延伸;他们奉祂的名、借着祂的灵传讲信息 ( 参林前二 13) ;基督借着使徒们的口来宣讲福音,以致透过他们的说话,很多从未在肉身中见过祂的人,也能听见祂的声音 ( 参路一〇 6 ;约一〇 16 ;弗二 17) 。当我们今天宣讲使徒的福音的时候,也发生同样的事情:基督的灵在神的话语上动工,使人听见耶稣的声音。基督仍然 “ 执行先知的职份,借着祂的话语和圣灵,向我们启示那关乎我们救恩的神的旨意 ”(“ 要理问答简要 ” 答案第二十四条 ) 。

这就是我们的中保:神成为肉身,是神圣的人;是先知、祭司、君王。 “ 哈利路亚!何等伟大的君主!”

宣告一位中保

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欣赏四卷福音书了!说来奇怪,但这是最真实不过的了。很多人都正确地认为四福音是世上最奇妙的书,因为这几卷书巧妙地描述了历史上最奇妙的人物,可是这些人却不能明白书中的真义。他们读的时候,心中以为福音书 ( 故事和实用 ) 和使徒书信 ( 神学和理论 ) 之间,是互有抵触的。他们把福音书当作传记来读,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耶稣,把祂看为一个有神奇职业的奇异人物。另一些人,由于完全看不见这些书卷的细致写作技巧,就把它们形容为 “ 拙劣的回忆录 ” 。

但事实上,这四卷书的内容,正如每卷的名称所言,是 “ 福音 ”—— 即是说,是关于耶稣的宣告,这些宣告使人看见祂是一位中保;我们在使徒书信中所看见的这位中保,是先知、君王,和为罪献上的祭物 ( 沿用福音书作者们所用的分类方式 ) ;因此,祂带来救恩 —— 使人与神建立一种新关系,带来新生命和希望。事实上,福音书的作者的神学,也是书信中的神学,他们写福音书,是为了喂养那些有同 - 信仰,或最少正在学习认识这信仰的人。因此,福音书和书信是相辅相成的。福音书作者们并没有只集中谈耶稣的人性 ( 虽然祂真正的人性,是他们所持观点的基础 ) ,而是以祂为一位神圣的中保作为焦点;神以恩典和能力,借着这位中保,亲临人类中间,为要使人靠着信心,悔改归向神。

福音书中的每一部份,都是为了要突出耶稣的中保身份,例如:耶稣生平的概览 ( 出生、受洗、公开传道、受难、复活、升天 ) ;那些医冶和喂饱人的神迹,反映出祂医治和喂饱我们灵魂的恩典;祂的教训 ( 信心的呼召、给门徒的指引 ) ;引证旧约圣经的应验 ( 太一 22 等节,四 14 等节,八 17 ,一二 17 等节;路二二 37 ,二四 25 等节、 41 等节,及其他经文 ) ;还有约翰福音作者的解释和评语 ( 一 l-18 ,二 11 、 2l 等节,三 31-36 ,七 39 ,八 20 ,一一 5l 等节,一二 31-43 ,一三 l ,一八 32 ,二〇 31) 。

正如我们面前说过,有些喜爱福音书的读者,有时候也误解了福音书。他们忽略了书中的重点,转移注意那些离开了中心的枝节,结果只认识到耶稣人性的一面,对他的中保职份几乎一无所知。我也相信,有些人钟爱神学,对新约的书信也甘之如饴,但对福音书信却读得不够,以致他们虽认识中保的教义,但对基督耶稣这个人却一知半解。对于此两种人,我们要发此呼吁:多读四福音!一旦当你认识到所读的是什么 ( 不如说是谁 )—— 即中保耶稣和祂救赎的工作,在书信中用神学语言陈述出来 —— 你就会发觉,福音书实在是世上最丰富最珍贵的书籍。书信中的基督,就是福音书中的耶稣。我们若攀登那些 “ 神学上的高峰 ”—— 保罗伟大的书信和希伯来书 —— 我们会得着很多益处,其中 - 样就是使我们作好准备,能够有智慧地研读福音书,使我们每时每刻可从心底这样说:

耶稣,我牧者、良人,朋友,我先知、祭司、君王,我主宰、我生命、道路、目标,求接纳我的颂赞。

你能从心底里发出如此的赞叹吗?
 
<<上一页
下一页>>